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保健中心 > 地震与健康
编号:62930
卫生部发布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尸体处理》要点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6日 中国健康教育网
     尸体处理

    自然灾害遇难者的尸体一般不会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但应认真做好人与动物尸体的卫生处理。

    一、尸体处理的一般要求

    对逝者处理时必须给予充分尊重的原则;及时就地清理和尽快掩埋处理的原则;必须需要辨明身份而不能马上处理者,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

    二、尸体暂时存放地的要求

    存放地点应远离水源、避开人员活动区,避开低洼地。

    (一)存放时间在平均气温低于20℃的情况下,自然存放不宜超过4天,放入存尸袋的可适当延长存放时间,但应在尸体上下洒盖漂白粉,降低尸体腐败的速度,减少异味,尸体出现高度腐烂时应及时进行火化或掩埋处理。

    (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宜适当集中存放,便于管理。

    三、尸体包裹要求

    (一)首选统一制作的裹尸袋。

    (二)可因地制宜选用逝者生前使用的被褥等进行包裹。

    (三)在尸体高度腐烂时在裹尸袋内要加棉织物吸收液体,并适当喷洒漂白粉或其他消毒除臭剂。

    (四)尸体的包裹要尽量严紧结实。

    (五)对轻度腐烂的一般性尸体,无须进行消毒除臭处理,为减轻周围环境的臭度,在尸体周围环境可适当喷洒消毒除臭剂。

    四、尸体的运输要求

    (一)要求有专门的尸体运输车辆。

    (二)尸体装车前要在车厢里衬垫液体吸收物,液体吸收物清除前需对液体吸收物与车厢进行用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

    (三)进行尸体运输尽量选择人群较少的路线。

    五、尸体的掩埋要求

    (一)火化处理场可运行,有条件进行火化处理的应为首选方法。

    (二)对甲乙类传染病死亡者,应做彻底消毒后,以最快速度运出火化或者2M以下深埋。

    (三)对高度腐烂的尸体应进行消毒除臭处理。

    (四)尸体埋葬的场所应由当地政府指定,不得随意乱埋。

    (五)选用土葬,应尽可能选择2M以下深埋的方式;埋葬人数集中量大时或有特殊原因不能选择深埋方法时,如为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等,经现场卫生专家集体决定可选用浅埋(1M)的方法。

    (六)在城镇、村外选择好埋尸地点,在便于运输又在不影响城镇、村容的地点选择尸体掩埋地。应选择土壤结构结实、地下水位低的场所;掩埋场所还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点;埋葬地点必须远离水源地;尽量选择人口密集区的下风向。

    六、场所消毒要求

    尸体清理后需要对其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漂白粉液喷洒。

    七、尸体清理工作人员防护要求

    一般尸体的清理、运输人员需要一定的防护意识和卫生防护设备,要戴医用防护口罩、穿着工作服、戴手套、穿胶鞋。尽量避免意外擦伤,出现外伤时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处理。应注意及时洗手并注意个人卫生。

    八、动物尸体处理要求

    对环境清理中清出的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处理后进行深埋处理。

    (来源:健康报网), 百拇医药(管理员)